还不赶快来体验!!!
然后,《芳华》口碑爆了!
事实上,《芳华》还未上映,就打着文哥的大鼓冲进观众的视线,当然,这电影跟文哥一点关系都没有!
沉长林看过《芳华》,最刺痛人心的一幕是:当刘峰的小队遭到埋伏,他中了枪伤躺在卡车旁,而另一边,则是文工团的成员,她们远离战场,高声歌唱着英雄,却不知道真正的英雄在哪里,真正的英雄因为他们的伤害被迫离开。
《芳华》有好的地方,好在它揭开了那个年代确实存在的恶,说出那时文工团多半是个小资避难所,说出越战老兵的悲惨境遇,对恶的阐述虽然不经意,单看戏里效果其实要更好。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这部电影看完给人的感觉是毫无信仰,你不知道它到底是怎样的立场。它刻画了文工团的矫揉造作,却又不批判它;刻画了悲惨老兵,却还要嘲讽他,同时也不批判嘲讽他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真不是公知!
作为那个年代的既得利益者,导演和编剧很可能是怀着对自己青春的遗憾、得意与怀念而拍摄这部电影的,加入的那点批判更可能只是出于习惯。
但他们却无意识地暴露了自己的迷茫。文工团的迷茫、矫揉造作、无信仰,其实是他们自己的映射。
他们总以为自己是时代的弄潮儿,其实被时代推着走的恰恰是他们自己,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会被推到哪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