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7 薛家安排、吃人世道 (3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比如说,薛家在九江的分部主营粮食业务,如果这里由牛家梳理,他们也会派出人手进驻,一方面是监督,另一方面牛家也能经营相同生意。

        以后,但凡到了粮食收购的季节,牛家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利用薛家的商业网络进行运作,自行收购一部分,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完成运输销售。

        这些名义上是不影响薛家生意的,实际上怎么可能毫无影响?这还是好的,因为薛家每年肯定还要给各家适当的上供,按规矩一般是四六开。

        也就是薛家每年拿出利润的四成,无条件交给勋贵集团,至于他们内部怎么分配,薛家无权过问。

        是不是觉得很过分,就像是那句著名的“那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

        很遗憾,按照这个年代的标准,这已经是十二万分的讲良心,因为薛迅死后,薛夫人、薛途不知道多少次到金陵各大家族拜门,希望人家收下。

        可惜,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家族根本没有一点“合法来钱”的想法,他们的计划是逐步压迫,最终彻底压垮薛家,然后全部吞掉。

        原著中,薛姨妈后来舍弃了祖业与根基,带着儿女入住贾府,根本原因就是撑不下去了;剧情中期薛宝琴和薛科也选择了进京,因为薛途也死了,二房同样完蛋。

        在封建社会残酷的“上下尊卑”规矩下,商人不过是最后一等,哪怕是所谓的“皇商”,在大家族、勋贵眼中也不过是白手套罢了。

        类似的情况,扬州的所谓“八大盐商”,在大顺朝立国不过区区百年的情况下,已经换过好几茬,开国时的第一批,如今只有一家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