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近世有力之家,不惜金帛聘请名师,期教程其子弟,而子弟终未见其日有进益者,非必师不善教,实为父兄者,不知积德以培植也”。
士人重家教,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大多都有家范,家谱上也首先记载祖先的家训。有些世家大族每天清晨会在家庙中集合大众,然后击鼓宣读家训家规。《千字文》中说“外受傅训,入奉母仪”,家庭教育又以母教为根本。《诗经》开篇即是讲“后妃之德”,周朝八百年基业是和“太姜、太任和太姒”这三个女性分不开的。在汉代刘向的《古烈女传》中就记载有周文王之母“太任”注重胎教的事迹。
“李卿,家庭教育很重要,书香门第和宦官世家的教育暂且不谈,普通平民子弟的家庭教育你认为应该如何入手?”宋神宗赵顼看到其中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抬起头对着李博考教道。
“陛下,臣以为,提升平民之家的家庭教育水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要做到比登天还难。”李博打了个寒颤,说出一番在赵顼意料之外的话。
“也就是说,你就是要告诉朕家庭教育很重要,然后就没了?”赵顼不耐烦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家庭教育以身教为先,是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最佳场所。父母要修身进德,给孩子最好的身教。臣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李博惭愧的说道。
“朕作为父亲,给你提供一个思路,各地童蒙初学可以给童生的父母提供一些帮助。你认为如何?”赵顼想了想对着李博提示道。
“陛下圣明,臣佩服的五体投地!”李博兴奋的躬身行礼,如果不是顾忌皇帝御前,他早就跳起来了。赵顼给他提供的思路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前他完全没有想到。
“你回去重新整理一下奏章,好给新任国子监祭酒做个参考。”赵顼所言完全出乎李博的预料。
“作为原国子监官员的你这时候给朕上这么一道奏章,给新任的国子监祭酒提出一些参考,嗯,确实不错。”神宗继续装蒜的说道。
“陛下容禀,臣…”李博一听宋神宗赵顼的话音,下意识的就要直抒胸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