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孔明浮想联翩,脑补得厉害,面上却未露半分端倪,微笑道:“那亮以后,可以称先生为凯申先生么?”
常威道:“当然可以。”
顿了顿,又笑道:“孔明也无需如此客气。你诸葛卧龙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心中不胜向往。今日见后,方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孔明风姿,着实令人心折。”
诸葛亮谦逊一笑:“虚名而已,何足挂齿?亮追随皇叔至今,未建尺寸功劳,哪担当得起凯申先生盛赞?”
常威道:“然此次出使江东,便是孔明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诸葛亮趁机问道:“对于如何说服江东之事,凯申先生可有教我?”
常威轻摇羽扇,悠然道:“孔明不是早已心有定计,胸有成竹了么?”
诸葛亮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亮虽有些想法,却也不敢担保,一定能说服江东士族同意抗曹。”
常威失笑:“孔明这是在考较我么?联合江东抗曹,何需说服江东士族?江东士族虽然势大,孙氏治理江东,几乎无法摆脱他们的影响,但江东大将,如周瑜、黄盖、程普、周泰等,都是追随孙坚、孙策打天下的旧将,对孙权忠心耿耿。孙权通过他们,牢牢掌控着江东兵权。联军抗曹之事,只需说服孙权一人,便势在必行,何需理会江东士族想法?”
诸葛亮呵呵一笑,拱手道:“先生竟如此了解江东形势,果然大才,亮佩服,佩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