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个时候,赵高明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玄朗,今年已经十八岁了,照理应该回京参加青骄大比,是时候该回京了。”
太子赵玄朗十岁跟随大将军出征,这一走就是八年。
这八年可没将皇帝急坏,正常人的思维,太子如此显赫的身份从军必定保护的无微不至,安排军务也必将是既能体现能力又绝对安全的位置,如参谋等,但大将军却偏不,刚到军营就将赵玄朗编入清道兵,清道兵不参加直接战斗,却是个恶心人的活计,每逢大战过后,战场上到处都是残缺的尸体,清道兵的工作就是将尸体掩埋武器分类,这对一个才十岁的孩子来说心里阴影可想而知。
清道兵一干就是俩年,所幸这俩年虽传过太子阵亡的消息,最终确认都是假的。
可能是觉得俩年的历练已经够了,荆辰又做了个让人想不通的决定,将赵玄朗编入斥候,俩军交战,斥候暗藏往来刺探消息最是凶险,战死只比排头兵敢死队略低,这可没把后宫那位给急坏了,哭着喊着要找荆辰拼命,好在最后都被皇帝压下。
论理说三年斥候,赵玄朗应该有不少的功劳,可荆辰愣是没为他请过一次功,到是有丢失战马被当众鞭挞的消息传入京城。
大军被堵在牢羊关下,天险下,斥候难以逾越,就在大家认为可以为太子送口气的时候,却是传来被编入排头兵参加抢关之战,这下可是要了皇后娘娘的亲命了,偷偷摸摸的出城要抢回儿子,结果刚到边关就被荆辰的眼线发现。
皇后正是要找他的麻烦,自然不怕,不成想连荆辰的面都没见着,撂了句:“哪里来的野妇人,扔出去。”
可不就是扔了出去吗。
皇后回宫以后,倒是没编排荆辰的坏话,每日吃斋念佛说是为太子祈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