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2章 李中郎回京 (6 / 7)

还不赶快来体验!!!

        差不多与此同时,赵云也带着一些援军抵达了武当山,与李素会合了。

        而这一周的考察之下,李素也发现了在汉末种田的一些通病,他就这样在武当山上纳凉消暑,一边写点东西记在小本本上,准备回去后跟刘备说,组织百姓学习新的技能。

        之前在汉中的时候,李素就发现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很多都不懂多少种田技能,或者说会种的农作物就非常可怜的几种,换别的就不会种了,也没人教百姓。

        这时代最先进的农书也就是《四民月令》,李素前世没看过,但到了汉中之后,他特地让人找来一本《四民月令》看了看,发现跟南北朝时候的《齐民要术》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关键是《四民月令》的作者口吻,一看就是一个豪强家大庄园的大管家,知道如何组织调度农奴一年四季如何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轮休种植各种蔬果。而百姓很少有懂这些。

        李素在蜀地,看到花椒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商贸货物了,很昂贵,茶叶也是如此,还有做枸酱的那种果子。但百姓不会去“耕种”这种作物,货源都是来自于上山采药的药农,所有收获都是纯野生的。

        同理,李素如今想要治理的这地方,按说可以靠水吃水,有沼泽地也没关系,但百姓只会捕鱼,从没想过养鱼,芋头也都是沼泽地里野生挖的,很少有人将其视为农作物,而是“樵采所得”。

        真要是开化一下民智,让蜀地山区的富余人口知道“山坡地也是可以主动种花椒种茶树种甘蔗”,让沼泽区富余人口学会养鱼种芋头,益州何至于一到六七百万人口就马尔萨斯陷阱内卷呢。

        任重道远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