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哎呀,李中郎好诗啊。世人只知乐府有五言,中郎竟独创七言,还朗朗上口。”带路档申凯听了他的低声吟唱,连忙拍马屁。倒是典韦在旁边什么都听不懂,不知如何叫好。
李素心情不佳地粗暴打断:“好个屁——不许记下来啊!我这是咒骂秦岭险恶,感慨百姓出入不易、朝廷也无法调集民力物力。这种诟詈天地的粗鄙之语,记什么记!
对了,说正事儿,我问你——你们久住上庸,可知此地百姓有什么别的办法逆水行舟么?总不能每次行船顺流而下、都不开回来吧?”
申凯被骂,却丝毫不敢生气,反而由衷感慨:李中郎不愧是当世大贤,不但知天命,还出口成章,咒骂老天爷都随口骂得这么文雅!
马屁归马屁,问题还是得回答,申凯陪着小心解说:“此地百姓很少行船,偶尔有,也只有运货到下游的,返程时遇到冲不过去的激流,只能在岸边拉纤拉回来、盘滩而过,极为辛苦,所以商旅几乎绝迹。”
李素又仔细听了一会儿,才理解其中含义。
他来的路上也看了,并不是所有河段都那么湍急,而是总共有那么三四处,局部落差太大太急。除了这三四段之外,其余河段是可以靠摇橹和风帆逆流的。
而一旦到了那几个湍急险滩,就得先把船上的货卸下来、搬到岸边走路运过这一段,再把变轻的空船拉到上游过掉这一段,然后再装船。
那么费力,谁还肯在这里做生意,李素了解之后,只知道百姓为了运食盐才会费那么大劲儿,因为秦岭山区里是不产盐的,而盐又是不得不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