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回到坤宁宫之后,杨望舒找了个小盒子,把这份珍贵的契约小心地保存了起来。然后就开始准备材料制造铅笔了。
铅笔主要两个构造就是铅笔芯和笔杆,笔杆的话她打算先用纸卷起来,以后在慢慢改进。
然后是笔芯,感谢现代百度强大的功能,她曾经因为好奇过小时候经常用的铅笔是什么制造的,而特地上网搜一下。
笔芯的话比较麻烦,主要是石墨和黏土的配比,不同的配比会产生不同硬度的笔芯,这方面她并不清楚,需要一步步去记录出来才行。
不过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杨望舒把宫里的所有宫女太监都找来,让他们分别按照不同的比例来制作笔芯。
杨望舒把这些配比记录下来,然后分别给他们一些石墨和黏土。
黏土的是杨望舒从御花园里的池塘里挖出来的,用火烘干做的。
把黏土和石墨捣碎,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搓成一条条细细,放到火里面去烧。
条件比较简陋,先暂时这样。下午的时候,十几条新鲜出炉还热乎着的铅笔芯就摆在了杨望舒的面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