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61 (1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第五轮的赛题同样没有标准答案,甚至都不一定有最优解。

        评委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做着评审工作时,来自三英的那位老师忽然接到了同事的通话邀请。他调出虚拟屏瞄了一眼,整个身体立马就坐直了,竟然是支安澜教授!

        “……方便的话,我想看看沈星极的答卷。”支教授开门见山地说。

        “方便方便!我们已经打完分了,就差公布结果‌了。”评委老师说。他们评审时都是关闭私人通讯的,要不是已经打完分了,这位老师也不会想起来去开放私人通讯。

        就这样,支教授先公众一步拿到了沈星极的答卷。

        支教授对沈星极的欣赏,一方面来自张家,大家同为张家的干亲而张家是出了名的团结,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沈星极的事迹。这个孩子‌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极致。

        要不是这半年总是一件大事连着一件大事,支教授忙得至今没有回过学校,他早就把沈星极叫到面前来说话了。好在他的大徒弟闻妲是个专业能力出众又品性良好的人,和张家人一样护短,由闻妲在学校里督促沈星极上进,支教授还是很放心的。

        支教授拿着沈星极的答卷,迅速看了起来。

        他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沈星极的答题思路竟然远不在他意料之中。一般人拿到这个题目,思路方向都应该是人造神经、机械彻底生物化、机脑的极限突破这方面的,对比之下沈星极的答题思路就显得过于简单,他竟然只是在说机械的预判能力!

        但支教授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沈星极才二‌年级呢!

        三英大学是六年制,一年级、二‌年级都是打基础,学得东西很多但不精,三年级、四年级略有提高,五年级、六年级才开始在某一领域真正深入。沈星极刚读二年级,他也许在机械改造方面远远超出了同龄人,但还需要花时间培养他的专业深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