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能!
顺着沈星极的思路,老师们分析说:“这种能够任意切换的系统确实是最适合这个场景的。两名机甲战士全部受了伤,虽然一个是轻伤,也做过急救处理了,但战斗力肯定有所下降,不能把全部的战斗压力都托付给他。双系统可以分担他的压力。”
“双系统需要两位操作员,很考验彼此间的默契,如果事后证明两人没法配合,这个双系统又能无缝切换成单一系统,让轻伤战士一个人操作。真的非常灵活了。”
“我估计这个学生等一下会把另一个驾驶舱也拼接到这台机甲上来(那个驾驶舱里躺着重伤AI)。虽然每位战士在上战场的那一刻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放弃生命。无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战友的生命,那都是无比可贵的。”
“这才是真正的随机应变啊!看到目前为止,这是唯一一个把两位战友的受伤程度都仔细考虑进去的学生。前面那个把两台机甲拼装成一台的学生也很棒,但新机甲很考验战士的操作能力,虽然到最后也是全员幸存,但轻伤战士在这个过程里渐渐失去了战斗力。也就是太空站里只有一批星盗,如果再出现一批……他们就危险了。”
虽然这轮比赛没有标准答案,但它可以有最优解!
“这个次级能源也安排得非常漂亮!它同时成了生命维持系统和武器系统的次能源,无论那边的能量输出出现问题,它都能迅速顶上。这个衔接轴真的太漂亮了。”
来自复元联合、万安、三英的评委老师们互相打量着对方,他们都觉得这个学生应该来自对方两所大学。他们的心里同时划过了类似的想法:你们不老实啊,咱们多少年的老交情了,竟然还藏了一个这么富有灵性的学生不叫我知道!还怕我抢吗!
不怪三英的老师没有联想到沈星极身上去。
这些老师只给高年级授过课,他还没有接触过沈星极,沈星极也没有在他面前展露过自己的风格。老师想当然地认为这一系列的操作只有高年级学生能做得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