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机枪距离远,还能使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坦克命中,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种打法在战场上的确起了作用。
子弹就像雨点似的往坦克后方落,有时打在坦克装甲上还会发出爆豆般的撞击声。
这些子弹虽说没法击穿坦克装甲,但却会形成散射的跳弹,以至于躲藏在坦克后的跟随步兵一队队的倒在血泊中,战士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些子弹是从哪里飞来的,也有些想不明白鬼子的子弹怎么能拐成弯打到坦克后方。
指挥这次进攻的是四营长孙铭。
之所以首批就让孙铭的四营上,是因为四营在步坦协同方面比其它营更胜一筹。
这其实并不奇怪,孙铭原本就是晋绥军的副官,早就见识过坦克当然也知道一些战术,再加上他的四营也大多都是从晋绥军那边拉来的老部下,没有八路军一贯的“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作风……
这并不是说“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作风不好,而是战场上应该因地制宜视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
比如之前在装备不足几乎没有其它兵种协同的情况下,那就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否则这仗就没法打了。
但如果有其它兵种协同,再盲目的发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精神就是无视部下伤亡乱打一气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