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 血小板·T细胞 (6 / 11)

还不赶快来体验!!!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复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3,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

        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

        同时在表面第3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

        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各种侵害骨髓而形成造血功能低下的疾病,都会影响血小板的质和量。

        当血小板数降低时,很容易发生出血不止的现象。血小板一流出来,它就破裂了,放出它所含有的凝血物质——凝集素。凝集素一遇上血液里的凝集原,就会结合成凝血素。凝血素再和血浆里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组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很快地凝固,凝成一条条细长的纤维。这些纤维再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堵住伤口的“纤维墙”,过几天就逐渐形成了痂。

        血栓形成和溶解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受到损伤部位激活因素刺激出现血小板的聚集,成为血小板凝块,起到初级止血作用,接着血小板又经过复杂的变化产生凝血酶,使邻近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互相交织的纤维蛋白使血小板凝块与血细胞缠结成血凝块,即血栓。

        同时血小板的突起伸入纤维蛋白网内,随着血小板微丝和肌球蛋白的收缩,使血凝块收缩,血栓变得更坚实,能更有效地起止血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