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哈欠连天的他收拾好图纸倒在床上就睡着了,这时的亚田南路工厂会议室就是下午胡文楷刚刚战斗过的地方灯火通明。杨思亮、蒋秋鸣、戴季陶等几十名中坚骨干通过了中华复兴与进步党的章程。空缺了主席一职,选举陈永成、杨思亮、蒋秋鸣、吴红霞、李丛山为执行委员为最高机构。
每个人写下了入党誓言:为中华统一和复兴而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
杨思亮宣读了复进党第一份文件,在海门和南通两县建立起以复进党党员为主的政权和武装,吸纳有文化的有抱负的年轻人入党送往天汾培训为以后的政权储蓄人才。
在上海筹建复进日报为复进党的宣传喉舌,宣传党的思想和路线方针。
低调的建党是胡文楷给杨思亮的要求,三月下旬南通到天星镇的铁路通车典礼声势浩大,江苏省政府以王珊为团长两百多人的代表团早早就来到了南通县城。
在王长荣和蒋秋鸣的强压下南通所有路卡、商品的重复征税被去除,一系列鼓励商品流通和扶持制造产业的政策落实,南通境内小型作坊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周边商品向南通集散,布匹、铁锅、大米、农具的交易在城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交易批发市场。
每天周边县市的商人带着船前来购买商品,蒋秋鸣实行交易市场两年内免除一切税赋,配套成立市场交易公平处免费为交易提供计量、质量、凭证服务。有短斤缺两的在其商铺上挂牌警告,有三次违规就踢出市场。
王珊随机抓住一名商人交谈起来,这名商人是山东枣庄的来买农具和铁锅,这边的农具质量好价格还低交易又没有税,一趟下来能挣不少钱。
蒋秋鸣解释说因为原料采用天汾的钢铁生产出的农具比小厂钢铁质量要好,原料价格也低于小厂的所以农具要低于市场价格15%左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