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一章 下乡的知青4 (2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开学后,几位老师用尽自己的只是储备,努力向孩子们展现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只有读书,才有机会考大学;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去看看现代化的世界;只有读书,才能知道巧克力是什么,兔子糖果是怎么制作的......

        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对大学的兴趣都不大,种地养猪娶老婆,一辈子过得也很好。但是,他们想吃巧克力,想喝麦乳精,想拥一袋子的糖果,可以一直吃到过年。书里有一个公主,她拥有一个巧克力屋子,床是用巧克力做的,毯子是用糖果做的......那是多美好的事啊。

        孩子们宣布道:“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考上大学,然后我就可以有一个糖果屋子了。”

        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高涨,老师们用尽心血,逐渐让这些孩子变得文明起来,他们学会了礼貌,学会了谦让,知道了世界之大,更知道了自己的渺小。

        在引导学生们走上学习道路的同时,赵无忧也没有放弃几位老师。对学生来说,考上大学还很遥远,这个遥远的距离可能会磨损掉家长对学校的信心。他们需要实际的、更多的例子来告诉他们,只要上学,就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而老师们就是最好的榜样,赵无忧也希望能以他们的成功引导更多人走上文明的道路。所以赵无忧在闲暇时会督促老师们学习,还让叶教授寄了很多有用的书过来。几个老师对高考也很盼望,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自然也很努力,通宵达旦,悬梁刺股,为高考做着准备。

        随着众人的共同努力,几个老师不负众望,全都考上了大学。村民们在高兴之余,对学校更加推崇,要知道这些人之前可是高考落榜的,结果到学校待了一段时间就考上大学了,那说明什么?说明学校很有用啊,这要是自家孩子去学校待一段时间,以后肯定也能考上大学的。

        这不同于知青回城那次,别人的事情引起的共鸣毕竟少,但如今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甚至于就是自己的邻居因为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

        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了学校,如果不是赵无忧坚决拒绝,家长们恨不得将自家不会走路的孩子都送来,让他们多受点学校熏陶。

        几个老师考上大学后,对赵无忧很感激,也都承诺会在毕业后继续回来帮助赵无忧,继续教导这里的孩子。当然,最后真正回来的也只有两个人:王大红、于红岩。

        王大红坚持回来,主要是因为对赵无忧的感激。感激赵无忧帮助她脱离愚昧的现状,奔向充满希望的世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