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就这?你没有自己的理解?”,老头似乎不是很满意。
“我的理解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句后世的大白话,你自己悟吧,这老头真以为自己学富五车了。
老头子瞪大了眼睛,估计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浅显的回道,居然回道的让人挑不出毛病。他很纠结,相当纠结,最后还是一招手,书信还给了我,如果能通过最后一关,这封信以及束脩将一起交给山长,“你进去吧”。
李三将书箱交给我,然后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转身离开了。
第二关,一个长相呆板的老夫子,仔细打量着学子的五官,然后有些人就继续往里走,有些人就黯然的离开,唉,可悲啊,一个当官都要靠脸的时代。很显然,我这种被母亲宠到骨子里的人轻而易举就通过了,谁说白面书生不好,显然书生只能是白面,否则还当什么书生。
通过第二关的仅仅剩下不到50%了,这个时代能读得起书的,不是父母基因太差,基本都是五官端正,所以十去其二也算鸡蛋里挑骨头了。
第三关,剩余的不到100个学子,被没人发一张试卷,对,答题,时间一炷香,山长老神在在的坐在太师椅上,一边喝着茶,一边偷瞄着底下的学子,他每年都希望他们书院能多出些人才,但是不论乡试、会试还是最后的殿试,他都很失望,作为第三代山长,已经远远没有当年书院初建的风骨了,毕竟书院在大魏也不少,大儒门基本也在天子门墙中,能退下来安心教书育人的也是少之又少。
题目很简单,标准的曹体文章,为什么叫曹体文章呢,就是曹荣当年定的标准文章格式,文分上下两文,上文也成破题文,根据出题人的题目,说出题目出处,由来以及能够理解的圣人的意思,下文则是结合时势,谈谈自己的看法,全文不能超过800字,但也不能低于750个字。
唉,原来是中学生中文,感觉比我想象中简单,这曹荣看来也就初中的文化水平。这种文章写好不难,所以只能出奇制胜,一板一眼也就枉费了读那么多年书。毕竟空谈对于这个年代的读书人根本不叫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s://m.huaxiapr.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