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54章 职田 (2 / 3)

还不赶快来体验!!!

        户部的官员在明玥离开后,悄悄的算了算,一千多亩,如果一年两季种,夏收和秋收的收成叠加在一起,那可不老少。

        若那职田朝庭管着,定租每亩六斗米,或者五斗面,但衙门什么都不管,粮种啥的都是佃农们自己负责,所以朝庭的职田,一般都是靠衙门强摊职田,但这样一来,地里的收成委实算不上多好。

        这就是自己管理与朝庭管理的区别,户部接待明玥的这位官员,也是听闻过明玥的行事作风,知道她行事相当大气。

        如今自己管着职田,若像外面的地主一般行事,负责粮种,甚至还安排人教授农事,如此精细经营,再加上增产的稻种和麦种,若她与其它地主一般,收四成租子,应该会有农户抢着租种。

        明玥的职田是由明朗和杨氏亲自接手在管理,他俩没有插手老大明玮的食肆,也没插手老二明珩药铺里的事情,管着家里的庄子,每天其实清闲的很。

        而明玥将佃租的条件一放出去,她职田所在村子里的农户,的确都抢着要租种她的职田,毕竟粮种明玥自己负担,还出牛帮忙耕种,甚至提供了鸡苗、鸭苗和鹅苗,又大手笔的买下村里荒地。

        等明玥提供的秧苗全部插到水田里,又开始建庄子和挖大池塘,这些需要请人,村里的青壮,还有部份妇女,不必出远门就有活干,有工钱拿,对明家人感恩戴德。

        有那么一两个会算数的,偷偷算了一下,若亩产真能平均每亩达到4.5石左右,抛去上交的四成租子,他们还能余了2.7石左右的粮食,比种自己地的收成,还要高一点点。

        眼下明玥培育的麦种和稻谷并没有推广开来,上等良田亩产,也只有两石多,但他们还要交赋税,交完赋税剩下的,也就一石多点。

        佃户们没读过什么书,不知道明玥挖大池塘的用意,但朝中不少官员,还有明家人却知道,他们家的小丰庄,就有一口不小的池塘,明玥他们搬到庄子上后,又将池塘扩大了很多,自然又蓄了更多的水,然后又卖了一些荒地,又挖了几个水塘。

        几年经营下来,那几个水塘平时不仅养鱼、放鸭子,还种了莲藕,盛夏时荷花盛开,变成一景的同时,最大的作用,是防止水塘里的水过度蒸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