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四章 通政司 (2 / 3)

还不赶快来体验!!!

        通政司作为外廷中的一员,日渐受内阁摆布,天子喉舌成为权臣鹰犬,如嘉靖朝的通政使赵文华便认严嵩为义父,在严氏专权中起了重要作用。内廷中,更是出现了文书房这一机构,负责“职掌通政使司每日封进本章”,要将通政司呈上的奏章进行再分类,使通政司的工作变得可有可无。

        内阁首辅大学士成为了虽然无名但是却有实的宰相,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说恢复通政司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英宗要任用王振的原因,他要夺回自己的权力。只不过王振并不聪明,或者说英宗并不会用人,土木堡玩砸了,大明瞬间跌落了下来,英宗也就成为了一个失败的帝王。

        通政使司现在的通政使是沈禄,朝廷上下没人太在意他,不过那是在之前,现在却不得不在意。

        因为这位通政使现在投靠了一个人,那就是站在朝堂另外一侧老神在在的寿宁侯张鹤龄。

        要知道张鹤龄之所以消息灵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沈禄,虽然朝廷之中不少人喜欢使用密疏直达御前,不过这些都是中央的核心大臣,或者是各地的封疆大吏,朝廷其他的臣子是不允许这么做的,所以通政司干别的不行,给你泄露消息还是可以的。

        沈禄巴结张鹤龄的原因很简单,通政使可是九卿,可是现在出去却连一个侍郎都赶不上,沈禄早就想离开这么地方了。

        只不过内阁没人做主,沈禄想要有所作为基本上不可能了,通政司也没什么让沈禄发挥的地方,沈禄只能剑走偏锋,这与后世拜严嵩干爹的赵文华套路都是一样的。因为没有先例,所以大家即便知道沈禄投靠了张鹤龄,依旧没人太在意,毕竟通政司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下了。

        朱厚照看着站在台阶下来的沈禄则是若有所思,随着“通达下情”的通政司日益走向衰颓,皇帝得到的信息所夹带的私货也越来越多。即便是东厂锦衣卫,他们上报的消息也未见得是真的,这就导致了朝廷对官员和地方的控制力大幅度的下降。

        看了一眼沈禄,又看了看寿宁侯张鹤龄,朱厚照眼睛微微眯着,这好像是一个插手的好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