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当所有的字幕部消隐,画面从极远处慢慢拉近,最后聚焦在一张小男孩的脸上,与此同时,《钢琴人生》四个字从屏幕中蓦然跳了出来,电影正式开始了。
“咦……”李路又轻声嘀咕起来:“没有磨皮也没有滤镜呢……”
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这张小男孩的脸带着明显虚弱的菜色,周围的环境很恶劣,似乎是一间土屋,地面潮湿,墙角还长着杂草,只有一张破烂的桌子和两个破烂的竹凳子,这是一个家徒四壁的家,李思颖的镜头语言异常写实,没有任何美化,甚至近距离特写了许多细节,那种家徒四壁寒酸清贫的生活残酷感凸显得很明确。
杂草摇曳,凳子咯吱作响,小男孩脸上很脏,黑乎乎的,目光却很专注,他看着桌面上摊开的破烂烂的纸,上面是手抄的已经快要斑驳褪色的曲谱。
小男孩在读谱,他短短的手指头在膝盖上轻轻敲打着,像是在弹钢琴。
“小雷,来吃饭了。”温柔的声音从镜头外传过来。
“妈妈,再等一会儿好吗,”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道:“我马上就要学会这首曲子了。”
“这段镜头语言很不错啊。”刘飞轻声道:“这片子……开头开得很不错呢。”
相对于女导演为人所诟病的“细腻”,李思颖的这部片子其实是很“粗暴”的,她用了一个特别特别简单的套路:先压再扬,最后爆发。
九十分钟的戏,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有爆点有泪点,其实是没有多少时间给你细细铺排剧情酝酿感情的,所以李思颖用敏锐的直觉抓住了观众最想看到的那个终极元素: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