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来,先让我们看看在梦境世界里,音乐家们是如何评价《巴赫十二平均律》的吧。
“十二平均律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无论从音乐还是从技术上来说都很复杂。比如手指对各声部层次对比的控制力,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乐句起和收的处理,两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除了手指能力之外,演奏者要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也就是作品进行中的各个声部在自己手下能否清晰的展示出来。而巴赫的音乐中蕴藏着的那种表达我们最深思想和情感的巨大可能性,是难以理解透彻的。“
“平均律是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巴赫在对创作充满了逻辑和严谨的同时,还注重优美的旋律走向,是永恒的大师之作。”
“《巴赫十二平均律》(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
ok,看明白了吗?按照梦境世界的历史评价,《巴赫》这玩意,首先是演奏难度极大,初级演奏者甚至根本不建议上手,而当你真能上手之后,可以说,它虽然不是明着炫技,但是你的技巧有多牛逼,它就可以表现得多牛逼,你绝对不用担心你太强大而它表现不出来。
其次呢,这玩意还超级严谨充满逻辑性,甚至被誉为音乐中的数学,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音盲,你用耳朵感受不出它的强大,那也没关系,你还可以去研究它的音符,各种排列,各种递进,各种变化,统统都是数学美学的极致表达。
最后,也是最吓人的地方在于,这玩意还有极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它的历史评价是sss级的,甚至超越了梦境世界中最为人所熟知所津津乐道的音乐巨匠贝多芬。
它甚至被誉为《圣经》,你说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连贝多芬的超级神作《悲怆》这种牛逼哄哄的东西,从历史地位和音乐贡献上其实都是不如《巴赫》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