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这是我们和军方合作的南海之耳项目。”高觉打开连接了超算分析系统的探测系统,系统形成的三维立体模拟地图上,可以看到大量颜色各异的标注目标。
布置在各个岛礁的顺风耳声呐设备,直接锁定了所有在南海活动的船只。
只要半径大于1米的活动物体,就会被超算单独罗列出来,然后通过各个声呐探测点活动的数据,经过超算的分析,形成具体的目标。
这套系统投入使用了一个星期,就发现了上千个无人声呐设备,包括那种无人太阳能船,在南海发现了一大堆。
被准确锁定目标后,这些东西目前正被拉网清理。
看着三维立体模拟地图上,隐藏在北部湾和西沙附近的六艘基洛夫,以及其他标注出来的潜艇,简直就像对方在实时汇报着位置一样。
而秘密布置在滇省、桂省、高棉的顺风耳1—2陆基地下声呐,同样将整个中南半岛的地下活动,检测得清清楚楚。
别说什么地下核爆实验之类,就算是在地下空间内打一个喷嚏,都会被探测系统检测出来。
显然这一套系统,对于海底、地下目标,有非常强大的监控能力。
不过黄修远看完相关的调研数据后,也发现这套系统造价不菲,顺风耳系统中的声呐设备,一旦大规模量产,成本倒是没有太高。
真正占据成本大头的地方,其实是配套的超算,因为超灵敏的声敏器,时刻带来巨量的声音数据,要在这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出有用的特定频率,需要消耗的运算力,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