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师姐驾到——大号是中华! (2 / 7)

还不赶快来体验!!!

        从《我的中国心》到《勇敢的中国人》,被誉为香江“鬼才”的作词人黄霑的作品,可用“侠骨铮铮”四个字来概括。无论是电视剧主题曲,人生哲理、还是都市情歌,都透出他的这股“侠气”“豪气”“正气”和“民族之气”。

        作为词曲作家和文化人的黄霑老先生对社会人生现象有着深入的看法,但在洞悉浮生百态的时候并不消极抱怨,而是以赤子般的家国情怀和励志的心态积极面对,激励世人。他笔下写出的作品总有很强的启迪性、鼓舞性,感性与理性并重,而感性稍大于理性。

        “辉黄”二圣,两大奇才,一世知音,留下了一阕世人遥想、悠远无尽的乐坛传奇。

        双圣曾联手写下给香江的“市歌”《狮子山下》,2002年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便曾引用这首歌的歌词寄语市民要同舟共济,可见其对香江社会影响之深远。

        当然,在这个世界里,《狮子山下》这首歌也成了香江市歌。

        而事实上,在80年代初期,香江不仅仅是这两位大师,我们回顾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时间里,就可以显著地感受到,在那个时期香江乐坛涌现出大量爱国主题的歌曲,并且香江的爱国歌曲尤其重视表达对大陆故土的眷之情,重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抒情呈现。

        一是在82年日本妄图掩盖历史,同时82年邓公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展开归还香江的谈判。

        在这之后,内地对香江文艺文化工作采取了相当程度的怀柔姿态,这也使得香江政府、文艺界和市民都普遍积极响应回归的时代呼声,重新通过抒情歌谣的方式去唤起对祖国的热爱,也就成了一项文化人自发承担的历史任务。

        当中国旋律的筋骨血肉俱在,香江粤语乐坛的崛起,还说不是必然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