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其实呢?放在这个快速发展、求高效求快速的社会,匠心之道看似无迹可循,当静下心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却处处匠心所至:从红极一时的日本马桶盖到小小螺丝影射出的“德国制造”,从精工细作的瑞士钟表到中华民族世代流传的“庖丁解牛”故事......匠心精神一直都在,无论国内外。
既然它一直都在,那为什么现在“追求工匠精神”“需要工匠”才被人大量提起,在网络上刷屏只是因为这部纪录片吗?
当然不是,反而是这部纪录片能被年轻人接受,收到追捧,是在默默的印证着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中国,因为经济迅速增长,人们更注重的是眼前的利益。所以,目前我国制造和生产出来的东西,绝大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的。
我们成功了,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曾经有个日本节目还做个这样的测试:当把“中国制造”的生活用品搬出家门时,家里还剩什么?
结果是,诺大的房子里空去了一大半。
时至今日,中国毫无疑问的已经再度崛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很自豪,然而,提起“中国制造”时,脑海里却总浮现着“劣质”“山寨”“低廉”的印象,这就中国制造业的尴尬之处。
在这个强调中国自信的年代里,年轻人被纪录片里的“工匠精神”所感动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正是我们内心的渴望和诉求。
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国的制造业还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转型,产业结构必须升级,而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
只有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大国工匠,才能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